▽ ▽
5月15日下午,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古寨乡,3人下河捕鱼遇险。其中一名男孩被岸上钓鱼的群众用鱼竿牵引着成功救上岸,其余2名成年人落水后沉入河底不幸溺亡。
据国家卫健委、公安部
不完全统计
我国每年大约有5万余人
因淹溺死亡
其中少年、儿童溺水死亡人数
占总数的56%
生活中如何防范溺水?
1.教育孩子不要私自下水游泳,游泳需大人看护。
2.下水前活动身体,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。
3.在水中不要吃东西,避免被呛到的风险。
4.不在水中互相嬉闹,防止呛水窒息。
5.学习游泳,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。
6.不到不熟悉、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。
7.发现溺水者,不熟悉水性、水下情况不明时,不要擅自下水施救。
溺水者有什么表现?
敲黑板!千万不要以为溺水者会像影视剧那样,总是伸着胳膊上下挥舞,还大喊大叫,等着主角“英雄救美”。实际上,真正的溺水非常安静,看上去跟玩水差不多。
不会游泳的人落水后,手臂忙着划水,很难伸出水面,鼻子嘴巴时浮时沉,想呼救也很难发出声音。若有以下几点,很有可能出现溺水反应:
☞ 嘴巴在水面浮动,难以呼救
☞ 手臂前伸,但无法划水移动
☞ 身体呈直立状,挣扎后下沉
☞ 眼神呆滞,无法专注或闭眼
☞ 溺水儿童头部可能会向前倾
☞ 呈发呆状,对询问没有反应
☞ 儿童戏水有声响,安静无声需警惕
有人溺水如何施救?
1.借物救援:在距落水者的距离较近(数米之内)同时落水者还清醒的情况下,借助某些物品(如:竹竿、木棍等)把落水者拉出水面。
2.抛物救援:在落水者距离较远同时落水者还处在清醒状态的情况下,向落水者抛投绳索及漂浮物(如救生圈、救生衣、救生浮标、木板、圆木、汽车内胎等)。
3.划船救援:在宽阔水域并且有救生船只的情况下,运用救生船只划到落水者身边进行救援,并且最好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救援者参与营救。
4.游泳救援:只有在上述几种施救法都不可行时,才能采用此法。最好由水性好同时熟悉和了解水情(如流速、水温等)的两个或三个成年人同时下水营救,这样既可以在水中相互帮助,又能降低救援危险。下水救援者必须有熟练的游泳技术,并应尽可能脱去衣、裤、鞋、袜,最好携带漂浮物如救生衣、救生圈、粗木棍等。
应急君提醒:若迫不得已需下水救援,切记不要从正面靠近溺水者,因为出于求生本能,溺水者可能会死死抓住任何东西,容易导致施救者发生危险。我们应该从背后接近溺水者,再托起他的身体让头露出水面侧游上岸。
救助上岸后急救方法
1.清除口鼻堵塞物:让溺水者头朝下,撬开其牙齿,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。
2.人工呼吸: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,迅速进行人工呼吸,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。
3.脱下外套: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,要尽早脱下,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,产生低温伤害。
4.经现场初步抢救,若溺水者呼吸心跳已经逐渐恢复正常,尽快联系急救中心,送溺水者去医院。
应急君提醒:“倒水控水法”是致命急救误区!溺水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5分钟,如果超过5分钟,人的大脑就会因为长期缺氧而造成不可逆的损伤。而“倒挂控水法”,并不能使肺里的水排出,反而会导致胃内容物倒流,增加了误吸风险,状况会更危险!